【學政策 出榜樣】②:菏澤人才集團畢敬賢——跨崗歷練彰擔當 實干耕耘寫芳華
訪問次數:3971次 發布時間:2025-08-21
自菏澤市委下發《關于提升干部隊伍能力作風的20條意見》以來,菏澤投資集團深刻領悟政策精神,貫徹落實具體行動,涌現出一批典型人物。他們在車間、在工地、在企業需要之時,將根扎進奮斗熱土,將名隱于行動之中。或許你看不到他們,但你應該知道他們。
畢敬賢,現任菏澤人才集團人才招引部副部長。2008年8月大學畢業后投身軍旅,服役期間屢獲“優秀士兵”等榮譽表彰。2015年,他入職永恒熱力公司,從基層做起,先后從事督察員、運營管理員和工程管理員等工作,2023年,主動申請到菏澤人才集團掛職鍛煉,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以實干踐行使命,書寫年輕干部的奮進篇章。
主動請纓,從供熱一線到人才服務前沿的跨越
在永恒熱力公司工作的8年時間里,畢敬賢肩負19個工程項目的現場監管,白天到工地上巡視,忍受著烈日的“烤”驗和冬日的嚴寒;凌晨管材到達現場,他仍精神飽滿地參與材料驗收,對每一處技術細節嚴把關口。憑借不懈奮斗與專業素養,他從普通員工成長為公司骨干,也在這個供熱領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。
2023年8月,中共菏澤市委印發《關于提升干部隊伍能力作風的20條意見》(以下簡稱“《20條意見》”),鼓勵優秀年輕干部走出舒適區,到艱苦崗位掛職歷練。同期,菏澤投資集團面向系統內發布菏澤人才集團掛職崗位公告,鼓勵有能力、有志向的年輕干部員工到菏澤人才集團歷練提升。在深入學習《20 條意見》精神后,畢敬賢深受觸動,他深知,這不僅是組織對年輕干部的培養與期許,更是自己踐行使命的重要契機。此時,他的心中卻面臨著一場特殊的 “較量”:一邊是深耕多年、無比摯愛的熱力事業,那里承載著他的成就與初心;另一邊則是人才集團這一全新領域,充滿了未知與挑戰,但也蘊含著發展機遇。回望入黨誓言與服務群眾的初心,畢敬賢不再猶豫。他毅然遞交掛職申請,決心奔赴集團最需要的崗位,以堅定的信念迎接前路的每一項挑戰,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黨員干部的擔當與作為。
潛心磨礪,以“學徒心態”深耕新領域
初到菏澤人才集團,畢敬賢面臨的困難遠超他的想象。菏澤人才集團剛剛起步,人員配備不足,業務幾乎一片空白。面對這些現實問題,畢敬賢沒有絲毫退縮,他迅速調整狀態,全身心投入工作。為盡快熟悉業務,他制定系統學習計劃,日間隨同事外出調研,夜間留崗鉆研人才政策與市場動態。
開拓海外勞務業務時,語言障礙成為首要難題,與海外客戶溝通常因翻譯偏差產生誤解。為此,他每日提前1小時起床學習外語,晚間復盤鞏固,外語水平顯著提升。此外,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也帶來挑戰。一次與阿聯酋企業洽談合作時,因對當地商務禮儀不熟導致談判失誤,險些錯失合作。此次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跨文化溝通的重要性,此后便系統研究各國文化習俗與商務規范,全力規避類似問題。
開拓創新,推動海外勞務市場實現“從0到1”突破
人才服務市場競爭激烈,菏澤人才集團作為新入局者,要在成熟機構的包圍中開辟路徑。畢敬賢帶領團隊深入分析市場,聚焦差異化競爭,菏澤本地木工、瓦工、廚師等技能型勞務人員在海外需求旺盛,這成為菏澤人才集團的突破口。
為精準對接海外市場與用工需求,畢敬賢多次帶隊赴海外及同行企業實地考察,深入了解當地勞務政策、行業標準與市場動態,與當地企業及同行建立合作聯系。在與一家中東企業的合作洽談中,對方對勞務人員的技能與經驗要求嚴苛。畢敬賢團隊遂對本地勞務人員開展全面篩選與系統培訓,邀請專業機構強化技能與語言能力。同時與對方多輪磋商,反復優化合作方案,最終以真誠態度與專業服務促成合作。
在畢敬賢及團隊的努力下,菏澤人才集團業務從無到有、由小及大,實現跨越式發展。眾多菏澤勞務人員通過集團走出國門,展現中國勞動者風采。正如一位參與海外勞務的木工所言:“從前只敢想在國內務工,如今通過菏澤人才集團出國工作,不僅收入提升,更學到了先進技術與理念。”
從部隊“模范兵”到職場實干者,畢敬賢將軍旅生涯的優良作風融入工作,立足崗位精益求精。從“溫暖守護者”到“人才擺渡人”,他腳踏實地探索前行,以過硬能力與扎實作風踐行共產黨員的擔當,書寫了不平凡的青春答卷。